当前位置: 首页 > 百科知识 >

冷水珍贵鱼种:哲罗鱼介绍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5-01-30 00:25:14    

中文学名:哲罗鲑[guī],英文学名:Hucho taimen,别名:哲罗鱼、折罗鱼、者罗鱼、哲绿鱼、大红鱼,鲑形目鲑科哲罗鱼属动物,哲罗鲑体延长,略侧扁,头部平扁;口端位,口裂大,具齿且锐,鳞细小,侧线完全;体背为青褐色,体侧和腹部银白色,头部背侧布有许名黑色斑点,繁殖期有婚姻装出现,鱼体腹部腹鳍和尾鳍下叶都呈橘黄色的胭脂色彩。

哲罗鱼体形大,一般个体可达3-50公斤,身长在1米以上,曾有发现长4米、重达90公斤的个体。喜凉怕热,最适宜的水源是较低的涌泉水和山涧溪流,最适宜的水温是13-20℃、最高不能超过23℃。哲罗鱼主要分布在亚洲北部地区,西至伏尔加河流域、东至伯朝拉河流域、南至黑龙江流域、北至勒拿河流域,在中国分布于黑龙江上游、嫩江上游、牡丹江、乌苏里江、松花江、镜泊湖、额尔齐斯河。

哲罗鱼非常贪食,是淡水鱼中最凶猛的鱼种之一,它游动速度较快,善于追捕猎食鱼类或水中活动的蛇类、蛙类、鼠类和水鸟等。一年四季均摄食,冬季食欲仍很强,仅在夏季水温升高时或在繁殖期摄食强度变弱、甚至停食,生殖期停止摄食。觅食时间多在日出前和日落后,由深水游至浅水岸边捕食,其他时间多潜伏在溪流两岸有荫蔽处水底。哲罗幼小稚鱼以捕食底栖无脊椎动物为主。

哲罗鱼性成熟需5龄,体长达40-50厘米,一年可多次繁殖。雄性个体成熟年龄为4年左右。生殖期于5月中旬开始,水温在5-10℃,亲鱼集群于水流湍急、底质为石砾、沙砾的小河里产卵;怀卵量1-3.4万粒,成熟卵呈浅黄色,圆形、无黏性,卵径3.5-4.5 毫米。亲鱼有埋卵和护巢的习性,产卵后大量死亡,尤以雄鱼为更多。受精卵经30-35天孵化,仔鱼喜潜伏在沙砾空隙之间,不常游动。

保护级别:由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,野生哲罗鱼已经被列入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》、《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(鱼类)》。俄罗斯、蒙古也将哲罗鱼列级为濒危保护动物,相当于中国的保护级别。

保护措施: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黑龙江上游呼玛河段捕获的哲罗鱼和细鳞鲑的天然杂交种,在中国哲罗鱼和细鳞鲑的人工繁殖都已经宣告成功,且都处于人工扩繁阶段。中国很多学者已对这两种鱼的人工繁殖、驯化养殖、生物学特性、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。2007年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就已经解决了这两种鱼属间杂交难题,并获得了大量杂交鱼苗和幼鱼。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渤海冷水性鱼类试验站于2005年成功进行人工繁殖,获得了人工驯化培育的鱼苗。

巨型哲罗鱼是中国北方一种珍稀的冷水型食肉鱼类,体长数米,生性凶猛、机警,长年隐藏在深水中,繁殖季节鱼体呈红褐色,所以有大红鱼之称。有关研究表明,哲罗鱼成年体最大体重可达2000~3000千克,幼鱼以小鱼为食、大鱼常吞食浮游水面的野鸭等野生水禽,也吃湖中的水獭、大水鼠。鱼类学家曾经认为巨型哲罗鱼已经在世界上灭绝,没想到在新疆喀纳斯湖中竟然发现了它们的踪迹。2005年6月,神秘的喀纳斯“湖怪”频频现身,2012年6月21日早晨,中国新疆喀纳斯景区出现疑似湖怪的不明生物,掀起巨大浪花。新疆生态学会理事长、新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袁国映认为,“湖怪”“水怪”肯定是哲罗鱼。

主要价值:哲罗鱼为珍贵鱼类,肉味鲜美、细嫩,为营养丰富的鱼类,也是中国高寒地区山溪河流中的名贵特产鱼类之一,在产区内为珍贵食品。哲罗鱼属于大型经济鱼类,从养殖及生长情况看,该鱼生长速度较快,并以相等的速度发展,并且易驯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