悲莫悲兮,生别离;乐莫乐兮,新相知。
孤傲如李白,也会因为结识了新朋友而开心不已,更会因为与老朋友分离而感到忧伤。
他那藏于心中的思念与牵挂,就如同他笔下的一首首友情之作,看似轻描淡写,实则情深意浓。
第一首:《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》
醉别复几日,登临遍池台。
何时石门路,重有金樽开。
秋波落泗水,海色明徂徕。
飞蓬各自远,且尽手中杯。
感悟:
李白与杜甫,一个向往自由,豪迈洒脱,一个忧国忧民,沉郁顿挫,都是至情至性之人。
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季节里,两位性格截然不同的天才诗人于陌路相逢,又同游于齐鲁大地。
然而,欢乐的时光总是如此短暂,在这个枫叶飘零的晚秋,他们又要说再见,犹如飞蓬各自漂泊,踏上人生的下一站旅途。
临别之际,诗人回想起这段共赏大好河山,共创美妙诗篇的日子,虽心中不舍,却还是潇洒地道一声珍重。
今朝一别,各奔东西。前路漫漫,唯有浊酒一杯,聊表祝福。
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他们定能够再次相逢,共看星辰大海。
第二首:《沙丘城下寄杜甫》
我来竟何事,高卧沙丘城。
城边有古树,日夕连秋声。
鲁酒不可醉,齐歌空复情。
思君若汶水,浩荡寄南征。
感悟:
李白写给杜甫的诗中,最为人熟知的有两首,一首是《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》,另一首便是本诗。
自鲁郡东石门送别杜甫后,李白便开始了他的南游之旅。独自客居在沙丘城下,望着眼前萧瑟的古树枯藤,不禁怀念起与杜甫相伴而游的日子。
那是他是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之一,尽管彼时的他刚刚经历了“赐金放还”,仕途失意,三十三岁的杜甫还未踏上仕途,人生迷茫。
百般不顺的二人,一见如故,惺惺相惜。
他懂得杜甫“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”的追求,而杜甫也理解他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,使我不得开心颜”的骄傲。
真心朋友莫过于此,把酒言欢,吟赏云霞,彼此欣赏,互相鼓励。
有缘相聚,便欢乐度过,分别之后,亦不曾忘记,思念之心,犹如河水悠悠,永不停息。祝福之意,宛如江水滔滔,扣人心弦。
第三首:《赠孟浩然》
吾爱孟夫子,风流天下闻。
红颜弃轩冕,白首卧松云。
醉月频中圣,迷花不事君。
高山安可仰,徒此揖清芬。
感悟:
泱泱大唐诗才辈出,其中李白最喜欢的诗人非孟浩然莫属,自安陆与孟浩然相识,李白便把他当做自己的偶像,多次为他写诗。
诗人一开口便直抒胸臆,说出自己对孟浩然的喜爱与仰慕,用十分欣赏的眼光道出孟浩然的诗坛地位之高。
他眼里的孟浩然,没有被功名利禄所累,也没有为爱恨嗔痴所困,而是钟情于山水田园,迷恋于花草树木,和他一样喜欢喝酒,如醉卧松云的隐士。
不管别人怎么看,在他心里,孟浩然的品格之高,在他心里已经到了“虽不能至,心向往之”的程度。
第四首: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》
故人西辞黄鹤楼,烟花三月下扬州。
孤帆远影碧空尽,唯见长江天际流。
感悟:
李白对于孟浩然的喜爱与仰慕,可不仅仅是口头上随便说说,他也用实际行动表明,自己是多么欣赏孟浩然的才华。
听闻孟浩然即将乘船春风十里的扬州,李白便打算约他在黄鹤楼上见一面,亲自送他到江边。
离别本是悲伤的事情,可诗人却将此次分别置于意境开阔,浩瀚无边的江景之中,冲淡了忧郁的愁思。
全是最经典的莫过于这一句“烟花三月下扬州”,仅七个字,便将春日扬州烟雨朦胧,繁花似锦的景致跃然纸上,也赋予了此次离别无尽的诗意。
第五首:《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》
杨花落尽子规啼,闻道龙标过五溪。
我寄愁心与明月,随风直到夜郎西。
感悟:
李白写给王昌龄的这封信,满满都是对朋友的关心与思念。
彼时的诗人身在扬州,听闻好友王昌龄由南京江宁,被贬至湖南龙标的消息,不由得为他担忧起来。
全是最出彩的莫过于这一句“我寄愁心与明月,随风直到夜郎西”。
一个“愁”字,尽显诗人对朋友的挂念:
他担心朋友因为这次贬谪心情不佳,郁郁寡欢,也担心此行路途遥远,朋友会十分辛苦。
然而彼时他与王昌龄分隔两地,无法当面诉说思念之情,因此只好和古人一样,将自己的深深思念寄托于明月清风之中。
但愿那承载着祝福与牵挂的皎皎明月,徐徐清风,能够陪伴着朋友走过这一程,让他不那么孤单。
第六首:《送贺宾客归越》
镜湖流水漾清波,狂客归舟逸兴多。
山阴道士如相见,应写黄庭换白鹅。
感悟:
作此诗时,年过八十的贺知章刚刚辞去官职,即将踏上回乡之路。身为他的好朋友,李白自是要好好道别一番。
此次送别,李白一如既往的潇洒豪迈。
在他看来,贺知章的老家有会稽山,镜湖水,是个十分宜居的地方,况且此地又是书圣故里,书法了得的贺知章回到老家后,定能过的逍遥自在。
只是,他没有预料到,不拘一格,乐观从容的贺知章,也会因为久别故乡生出物是人非之感,写下“惟有门前镜湖水,春风不改旧时波”这般令人唏嘘的句子。
第七首:《对酒忆贺监二首·其一》
四明有狂客,风流贺季真。
长安一相见,呼我谪仙人。
昔好杯中物,翻为松下尘。
金龟换酒处,却忆泪沾巾。
感悟:
贺知章之于李白,无异于欧阳修之于苏轼。对于这位文坛前辈兼忘年交,李白的心里甚是感激。
毕竟,是因为贺知章的大力推荐,李白谪仙人的名号才得以迅速火遍整个长安。
然而,作此诗时,这位心胸宽广的伯乐,已驾鹤西去。
想到他曾经给予过自己的帮助与提携,想起曾经与他醉话斜阳的岁月,眼泪便止不住的夺眶而出。
第八首:《赠汪伦》
李白乘舟将欲行,忽闻岸上踏歌声。
桃花潭水深千尺,不及汪伦送我情。
感悟:
李白的这首赠诗,我愿称之为最有诗意,最具感染力的送别之作。
本以为是自己孤单而来,孤独而去,却没想到在自己即将登船离去的时刻,却听到满是祝福的歌声。
他本就是感性之人,见到朋友如此真心实意的为自己践行,他感动万分,于是回赠以这首千古绝唱,用最夸张的比喻,最唯美的风景,记录下这如山高,似海深的情谊。
儿时学的第一首送别诗,便是这一首,因此每每读起,就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放声朗读,大声歌唱的儿童时代。
第九首:《送友人》
青山横北郭,白水绕东城。
此地一为别,孤蓬万里征。
浮云游子意,落日故人情。
挥手自兹去,萧萧班马鸣。
感悟:
李白的这首离别之作,同样充满了诗情画意,令人回味无穷。
首句之中,诗人工整的对偶,明丽的色彩,将离别的场景置于静默的青山绿水之中。
想到今日一别,他们就要各自浪迹天涯,不知何时再重逢,洒脱如李白,也因此而伤感。
最后一句中,诗人又通过止不住的马鸣声,再一次诉说内心的不舍。
诗人当然明白,“天下无不散之筵席”,应当看淡悲欢离合,只是他偶尔还是会感到孤独,想和朋友一起说说话。
第十首:《题元丹丘山居》
元丹丘,爱神仙。朝饮颍川之清流,
暮还嵩岑之紫烟,三十六峰常周旋。
长周旋,蹑星虹。身骑飞龙耳生风,
横河跨海与天通,我知尔游心无穷。
感悟:
李白一生交友无数,杜甫,孟浩然,王昌龄,贺知章等人,都曾与他饮酒作诗,共话春秋,而在这些人当中,陪伴李白时间最长的当属元丹丘。
对于这位多年好友,李白自然也是十分看重的,不仅多次相约喝酒,而且常常为他写诗。
在元丹丘身上,李白似乎看到自己毕生追求,却仍未到达的境界。
现实中的元丹丘,是淡泊名利,醉心山水的隐士。
在诗人的笔下,元丹丘已然进入庄子笔下的玄妙之境,仿佛一个餐风饮露,骑龙升天、跨越山河,自由行走于天地之间的神仙。
他想:这种无忧无虑,逍遥自在的人生状态,不正是自己一直向往的吗!
真正的朋友大抵如此,能够发现对方身上的闪光点,并投之以欣赏的目光。
漫长岁月里,会遇到很多人,但并非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的知心好友。
因此,若是有缘遇见能够相伴一生的朋友,自当好好珍惜。